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2025年2月17日,学院邀请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景泉,在大礼堂作题为《落实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面向未来"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的专题讲座,全体教职工参加。
吕景泉教授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为主线,围绕“序篇、源起、‘合’、探索、呈现”五个篇章,系统阐述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并详细讲述EPIP和鲁班工坊的核心要义,引领全体参培教师深刻理解和领会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创新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学院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专家引领:EPIP模式重塑职教新生态"职业教育正面临从'制器'到'育人'的范式转变。"吕景泉教授指出,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作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正在重新定义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通过展示鲁班工坊典型案例,吕教授生动诠释了"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实践智慧。
二、鲁班工坊:中国职教经验的国际化实践作为鲁班工坊、EPIP的主要创立者,吕教授特别分享了天津职教品牌走向世界的生动实践。在鲁班工坊的构思与实践中,从设备标准到教学资源,从师资培训到文化融合,每个细节都体现着中国职教智慧。这种"教随产出、校企同行"的国际化办学模式,为学院开展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师德师风:新时代职教人的精神坐标“教育家精神不仅体现在教学能力,更在于育人情怀。”吕教授最后强调,作为新时代职教人,要以墨子的“爱心”做人育人,以鲁班的“精进”做事创业。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和时代内涵,提出了培育教育家精神的路径和建议。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此次培训对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下一步,学院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打造产教协同创新新范式,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新路径。当"工匠摇篮"遇见"教育家精神",学院将以崭新的姿态,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供稿:学院办公室
撰稿:谢易霏
摄像:李心路
编辑:杜海升